合规
K签证开启中国创新新通道

2025年8月7日,中国国务院发布第814号令,对《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》进行了修订。自2025年10月1日起,一种全新的签证类型——K签证——将正式实施。该签证专门面向全球的年轻科技人才,体现了中国吸引新一代创新力量的战略方向。


K签证是什么?


签证类型用途适用人群
Z工作在中国受雇的外国人
X学习留学生
M商务短期商务访问
Q家庭团聚中国公民/外国永居者的亲属
K青年科技人才海外 STEM 毕业生与青年科研人员


此前,中国的普通签证共有12类,包括工作签证(Z)、学习签证(X)、商务签证(M)和家庭团聚签证(Q)等。此次修订新增了K签证。


K签证主要面向:

  1. 在全球认可的大学或科研机构获得理工科(STEM)学士及以上学位的毕业生;
  2. 在相关机构从事教育或科研工作的年轻专业人士。


申请人需符合中国主管部门规定的条件,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。


为什么现在推出K签证?


Frame 70.png


这项政策与中国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高度契合,即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人才是第一资源,创新是第一动力”。K签证的目的在于:

  1. 降低优秀青年人才来华的门槛;
  2. 促进国际科技交流;
  3. 通过全球合作推动中国创新发展。


K签证的不同之处


特点K 签证Z 签证(工作)
雇主要求无需雇主必须有雇主
申请人资格海外 STEM 毕业生 & 青年科研人员拥有工作机会的专业人士
灵活度可从事教育、科研、创业、商务等仅限签约雇佣工作
入境条件预计可多次入境,停留时间更长与雇佣合同挂钩
吸引力适合应届毕业生、创业者、独立科研人员适合有经验并已获聘的专业人士


与传统的工作签证相比,K签证更灵活:

  1. 申请时无需中国雇主或邀请函;
  2. 在入境次数、有效期限和停留时间上可能更便利;
  3. 可参与教育、科研、文化交流、创业和商务等多种活动。


这让K签证对刚毕业的留学生、独立研究人员和初创企业家尤其有吸引力。


对中国人才格局的意义


  1. 支持初期人才流动:大多数移民制度更青睐资深专业人士,而K签证则聚焦职业起步阶段的青年。
  2. 推动更多城市受益:除了北上广深,地方科技园区、生物医药产业和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也将更容易吸引国际人才。
  3. 释放开放信号:在一些国家收紧移民政策的同时,中国展现了欢迎青年科技人才的态度。
  4. 鼓励回流:对拥有外国国籍的华人学者和企业家来说,K签证也提供了回国参与科研或商业的便利渠道。


需要关注的挑战


K签证的效果还取决于:

  1. 如何科学界定“年轻”和“人才”,避免排除非传统背景的优秀申请者;
  2. 如何帮助持有人在中国实现长期融入和发展;
  3. 如何在开放与安全之间保持平衡;
  4. 签证办理是否高效,避免行政障碍。


总结


K签证不仅仅是签证类型的新增,更是中国吸引全球科技人才的重要举措。若实施顺利,它有望让中国成为新一代研究人员、创业者和创新人才的理想目的地。